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乡村建设
    蔡依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187-191.
    农民数字素养是农民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生产经营与社会交往所应具备的数字认知、数字意愿与数字能力的集合。数字素养在激发乡村经济数字化发展、催生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民面临着数字认知不足、数字意愿消极、数字能力匮乏等制约其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问题。分析了农民数字素养偏低的深层原因,提出需从筑牢基础、制度衔接、强化保障以及意识唤醒等方面提升其数字素养的解决路径,从而帮助农民更加充分地利用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以实现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有效推进。
  • 学科进展
    刘超, 盛超亚, 刘俊杰, 王娟, 丁晓宇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222-228.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蒸散发作为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对于能量循环、热量流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1999—2021年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蒸散发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性和误差来源;对比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研究方法的估算精度;简要分析了蒸散发模型法和实测法应用中的参数、系统尺度、方法验证及适用性的不确定性;最后对不同生态系统遥感反演蒸散发拓展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三农调研
    房琳, 殷静蔚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165-171.
    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生鲜电商平台中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京东生鲜平台的在线评论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词分析提取生鲜电商平台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情感词典进行情感分析,将文本数据转化为定量数据;再通过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鲜平台产品的口感、物流、质量、包装、服务、价格六类因素都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 试验研究
    方雯鑫, 阮喜清, 张刚海, 皮楚舒, 章桃娟, 姚曼, 张枝盛
    中南农业科技. 2022, 43(6): 9-12.
    于2021年从湖北省内外选取20个优质稻品种,对其开展了品种评比。试验结果表明,荃优607、华香优228、美扬占、桃湘优莉晶等品种,在生育期、抗病性及丰产性上的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候选品种;华夏香丝可作为高端优质大米来种植,种植时要科学管理,防止倒伏;果两优桂花丝苗、茗两优丝软占、泰优398则可作为大面积优质稻来种植,通过适时播种、科学管理,可实现产量和米质的双赢。
  • 经验交流
    宋世旭, 杨璞, 张微, 李思瑶, 王大勇, 陈佳, 何伟, 尹樱贝, 徐景涛, 曾代龙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 106-109.
    烟斗丝原料调制方法多样,不同调制方法调制的烟叶原料在烟斗丝产品中的作用不同。综述了世界主流烟斗丝原料的调制方法和应用情况,认为甄选国产烟叶原料、研究不同的烟叶调制方法、彰显烟叶特征风格是国产烟斗丝产品研发工作的主要方向。
  • 专业教育
    王维香, 赫淇萱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4): 215-217.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于农学类专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让学生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思政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对培养农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论述农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并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农学相关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
  • 学科进展
    田宇曦, 闵勇, 陈凌, 刘晓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2): 230-232.
    系统综述了柑橘炭疽病的鉴定方法和防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柑橘炭疽病的常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国内柑橘炭疽病菌分类鉴定的情况、柑橘炭疽病生物农药研发的相关情况,展望了柑橘炭疽病鉴定和微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学科进展
    张雅婷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229-231.
    根据叶蝉科昆虫触角超微形态的研究,总结叶蝉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指出叶蝉科昆虫触角形态研究的重要性及不足,为相关害虫的防治提供服务。
  • 学科进展
    李昕, 张正刚, 郭亚男, 宗亮泽, 梁小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218-221.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动物呼吸道常见的致病细菌,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牲畜健康。该病原广泛存在于各种健康动物的鼻腔、咽及肺等部位,当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造成免疫水平下降时,该菌大量繁殖并引发疾病。从多杀性巴氏杆菌培养特性、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和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 生态治理
    曹威, 赵铁建, 肖爱刚, 孙国明, 王玉申, 刘文彬, 闫春财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1): 137-142.
    2018—2021年每年4—10月对八仙山摇蚊科(Chironomidae )昆虫进行调查,根据标本的鉴定结果,总结了天津市蓟州区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摇蚊科昆虫名录,共计4亚科30属58种。对不同类型水体摇蚊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保护区内水质较为良好,保护区周边区域的水质污染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
  • 试验研究
    肖国亮, 李新苗, 孙利萍, 吕长鹏, 王延飞, 公海军, 张苏江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 17-19.
    为扩大喀什地区优质饲草料资源生产规模,推广示范优质饲草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以4个饲用甜高粱(大卡、海牛、惊喜、百战)、1个苏丹草(萨博)、1个高丹草(标兵)、1个墨西哥玉米草(美利达)共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开展引种对比试验,对不同品种在该地区的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百战的产草量为123.30 t/hm2,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P<0.05)。各品种间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美利达粗蛋白质含量为5.80%,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惊喜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59%,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美利达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71.10%,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惊喜的可消化养分最高,为58.75%,极显著高于标兵(38.07%)和美利达(28.72%)(P<0.01)。综合生长特性、产量和营养成分,确定百战、惊喜和大卡3种饲草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效果最好。该结果为喀什地区优质饲草引种和饲草料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 研究进展
    张鹏飞, 王立峰, 刘倩倩, 张小娟, 凌冬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5): 227-232.
    植物在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时能够快速启动相应的应激感应机制。植物胞质中的钙离子(Ca2+)是最显著的第二信使,它能够将胞外信号与特定的胞内反应相结合。综述了植物中钙离子的存在形式、分布及其相关的流动通道、关联的转用蛋白及其在植物花粉败育中的作用。
  • 学科进展
    紫绍贵, 张海鹏, 钟佑宏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236-240.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对宿主具有专性感染特性,不仅可以杀灭细菌,而且可以作为食源性病原菌存在的指示器应用于食品、水和环境污染预警系统中。从受体、研究情况和应用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噬菌体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其在养殖业、食品去污、保鲜以及卫生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 试验研究
    蒙雪雁, 王成海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 54-57.
    通过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对鸡爪风(Desmos chinensis lour. )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将干燥的鸡爪风茎粗粉用甲醇超声提取,经0.22 μm微孔滤器过滤进入 UPLC-Q-TOF-MS/MS分析,采用Thermo scientific Accucore C18色谱柱分离,以 0.1 %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在全扫描模式进行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发现,通过对高分辨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解析,结合参考文献数据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共鉴定了 27个化合物,主要为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黄酮类化合物。
  • 生态治理
    张春燕, 胡海荣, 杨青, 田晓莉, 刘云, 周鑫, 唐永嘉
    中南农业科技. 2022, 43(1): 91-95.
    根据土壤环境状况和水稻生长习性,应用测土配方和酸化治理技术,优化有机肥、化肥的种类与施用量,加入一定量的草木灰、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熟石灰、叶面硅钛肥等原料,组合成不同农艺措施,探究其对水稻产量、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镉、土壤有效态镉、稻谷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以上不同农艺措施,均能增加水稻产量,钝化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活性,阻止根际活性镉向稻谷的传输,降低稻谷中镉的含量。稻谷降镉效果以采用熟石灰、土壤调理剂、草木灰等材料组合成的农艺措施最好,从高到低依次为草木灰+有机肥+配方肥>习惯施肥+熟石灰>熟石灰+有机肥+配方肥>习惯施肥+土壤调理剂。其中草木灰+有机肥+配方肥的农艺措施既能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又能改善耕地质量,效果明显。
  • 生态治理
    张金朝, 习彪, 冯劼东, 屈国颖, 田晨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77-81.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可为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开展耕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科学提升耕地生产功能提供技术支撑,对鄂州市落实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农用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鄂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土壤环境背景值以及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多源监测数据,开展鄂州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表明,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筛选值(Si)和管制值(Gi)及表层土壤中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的Ci值,将鄂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为三类,分别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
  • 实践探讨
    刘富强, 马荣飞, 张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2): 67-69.
    猫瘟热是一种以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接诊的1例较为典型的猫瘟热病为例,通过临床诊断、血常规检查、胶体金试纸板检测以及PCR检测,最终确诊为猫瘟病毒感染。通过猫瘟热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特异性药物综合治疗,成功治愈。
  • 学科进展
    马可超一, 张运运, 张卓群, 王欣, 王昌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7): 245-253.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过敏等药理活性,且已被应用于化妆品中。对马齿苋活性成分及在化妆品中的功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马齿苋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经验交流
    王偲颖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2): 86-88.
    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提升动物繁殖速度,又能确保肉类食品安全健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可以通过借助优良的动物品种及技术提升动物育种与繁殖效果。分析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创新发展,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养殖业持续发展、为经济效益增长助力。
  • 经验交流
    贾常悦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3): 89-91.
    瘤胃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疾病,该病多是由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可造成严重损失。分析了狍子的瘤胃酸中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旨在对狍子饲养中瘤胃酸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有所帮助,提高养殖效益。
  • 学科进展
    胡光伟, 梁业伟, 庄少奇, 许滢, 冯海丽, 马逸岚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230-235.
    农业面源污染源分散,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随机性和难监测性等特点,GIS可以直观地反映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信息,在不同领域的适应性都很强,而且具有人机交互便捷的特点,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从农业面源污染数据管理、空间分析与可视化、面源污染模型、数据查询与显示、环境预警与风险评估等方面阐述了GIS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实践探讨
    何雪银, 文仁来, 田树云, 滕辉升, 苏月贵, 何静丹, 廉明, 杨萌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5): 81-83.
    桂单082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桂16899为母本、桂398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2019年秋季参加广西农作物品种联合品比试验,平均产量为7 797.0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4.4%;2020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春秋两季平均产量为7 461.0 kg/hm2,2021年生产试验春秋两季平均产量为7 131.0 kg/hm2,分别比对照桂单162增产3.4%、4.2%,2022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单0825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春季、秋季种植。对桂单0825的选育过程、综合性状、产量表现以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学科进展
    范雨欣, 蒋亚莉, 郝文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1): 221-225.
    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与广泛的应用价值,对艾的有效成分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综述意义深远。艾含有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多酚类、鞣酸类、三萜类等一系列有效成分,适于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艾在阴坡的中下坡位种植可起到护坡作用,在矿区种植则能够对生态进行修复。药用种植可选取七尖蕲艾,食用则选取食用艾。艾种植以6月浅栽为佳,同时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定期进行田间管理。艾病虫害防控以“绿色植保”为主,可适当配合其他作物进行轮作、间作。蕲艾每年进行3次收割,提取精油以新鲜全株艾为宜,生产灸用制品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年。针对其有效成分,从立地条件、良种的应用、科学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储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探究艾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为艾的科学种植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 试验研究
    蒋红芝, 韦林双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30-34.
    以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 L.)皮为原料,采用乙醇为提取溶剂,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山竹皮单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山竹皮中的单宁,得到山竹皮中单宁最佳的提取工艺与分离纯化条件。结果表明,以提取率为考核指标,由单因素、正交试验结果确定提取山竹皮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225、提取温度65 ℃、提取时间50 min,山竹皮中单宁的提取率可达10.78%。从5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吸附和洗脱效果较好的ADS-21、HPD826大孔树脂,根据静态、动态吸附,静态、动态洗脱试验结果,得出ADS-21大孔树脂为分离纯化山竹皮中单宁的最佳树脂,洗脱溶剂适宜用75 %乙醇。
  • 试验研究
    余侃, 聂磊, 韩伟, 陈细桂, 黄思思, 段炼, 郑倬, 刘金龙, 郑威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4): 15-19.
    探索基于生物纳米硒,搭配硅肥和复合土壤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的富硒降重金属效应,为富硒降重金属型肥料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0.75、1.50、2.25 mg/m2(以Se计)用量的生物纳米硒在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水稻成熟后分别测定小区产量,稻米中的镉、铅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实收产量较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差异不显著,且随着生物纳米硒用量的增大,产量增加越多,最高增产3.28%。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的镉和铅含量,其中施用2.25 mg/m2的生物纳米硒对稻米的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相比对照的1.58 mg/kg降低至0.23 mg/kg,降幅为85.44%;施用0.75 mg/m2生物纳米硒的稻米铅含量相比对照的1.24 mg/kg降低至0.16 mg/kg,降幅为87.10%。外源喷施生物纳米硒可以显著提高稻米的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且稻米的硒含量与喷施用量呈正相关,6个处理中稻米的有机硒占比均达94.00%以上。
  • 试验研究
    曾烨, 马庆, 唐伟文, 张洪胜, 孙楷填, 韩正洲, 黄煜权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 6-8.
    选取岗梅(Ilex asprella var. asprella)生态种植基地新采收的岗梅种子,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岗梅种子发芽的影响,试图找出解除或减少种子休眠时间的方法,使种子提前发芽或提高发芽率,为后续的育苗移栽提供有效时间成本。结果表明,温度对岗梅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影响较大,当温度在10~20 ℃连续变温,且适宜的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种子在播种后60 d开始陆续发芽,在播种后150 d发芽率达到最大值。
  • 试验研究
    王海燕, 陈重, 余春生, 杨俊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3): 50-55.
    优化中药商陆鲜制饮片加工工艺,以保证商陆饮片的质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以商陆总皂苷和商陆皂苷甲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商陆鲜品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切片厚度,其中干燥温度的影响显著,干燥时间和切片厚度的交互影响极显著,确定了商陆鲜制饮片工艺优化参数为商陆鲜品切片厚度3 mm,干燥温度55 ℃,干燥时间10 h。说明商陆鲜制饮片加工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其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生产规范进行推广。
  • 生态治理
    曾潇, 朱道中, 徐强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82-88.
    为了解分析中国口岸寄递渠道截获“异宠”情况,为科学管理外来物种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检索微信公众号“海关发布”2019—2022年口岸寄递渠道截获“异宠”的公开报道,分析整理形成口岸寄递渠道截获“异宠”名录,重点统计截获“异宠”种类、报道频次、重点口岸、申报品名等。结果表明,2019—2022年,“海关发布”登载口岸寄递渠道截获“异宠”相关报道151篇。记录截获“异宠”119种,隶属于11纲22目38科83属。报道频次最高的是昆虫纲“异宠”,达103次,占总报道频次的66.0%;其次为爬行纲“异宠”,共13次,占8.3%;第三为蛛形纲“异宠”,共8次,占5.1%;其他“异宠”截获报道共32次。截获“异宠”中,93种属外来物种,占截获物种总数的78.2%。21种被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占截获物种总数的17.6%。被列入CITES附录Ⅱ、附录Ⅲ的物种有10种,占截获物种总数的8.4%。重点口岸包括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和郑州。高频申报品名依次为玩具/模型、玻璃管/试管、洗护用品、衣物、食品和文具。“异宠”来源地包括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德国、波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异宠”经寄递渠道引入中国的风险不断增加,且有其鲜明特点,其潜在危害需得到更多关注。建议口岸执法部门进一步强化口岸监管查验,提高现场查发效能,提高物种鉴定能力,推动解决口岸执法监管难点,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 生态治理
    徐东波, 任文海, 张海涛, 杨森, 胡群中, 刘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74-76.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化验,对数据采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处理,分析了江汉平原区耕地质量及主要性状指标状况。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77,明显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区域内高等级耕地在田间基础设施、耕地主要性状指标方面比中等级耕地有明显优势,低等级耕地占比较小。提出该区域高产耕地培育应着重从绿色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措施覆盖、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三方面展开。
  • 乡村建设
    冯思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6): 207-211.
    随着农业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农村电子商务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从“一村一品”到“一村一品一店”,强村富民走出一条新发展道路。以“一村一品一店”为切入点,通过PEST-SWOT矩阵模型分析了“一村一品一店”产业发展所处的复杂环境。研究发现,“一村一品一店”产业发展存在政策引导不充分、品牌效应不突显、平台监管不到位、金融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五个不”困境,并相应提出聚力“一村”,打造“一品”,强化“一店”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助力“一村一品一店”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 学科进展
    朱臻荣, 贾平, 刘悦, 马莉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203-205.
    药用植物姜状三七在民间是三七的代用品,具有散瘀、止血、定痛等药用价值,云南西南部已有人工栽培基地。陆续有学者开展有关姜状三七的研究,以探索姜状三七的开发、应用价值。综述姜状三七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分布、组成成分、药理作用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基于此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展望,以期为今后姜状三七资源保护、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生态治理
    杨庆森, 汤春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8): 117-119,186.
    对甘肃省小陇山黑河自然保护区内蝴蝶进行调查,发现区内各类蝴蝶10科61属77种,其中凤蝶科5属7种,粉蝶科7属10种,蛱蝶科19属24种,灰蝶科10属11种,弄蝶科8属8种,眼蝶科9属14种,绢蝶科、喙蝶科、环蝶科、蚬蝶科各1属1种。按不同海拔高度分居民农田区(海拔1 400~1 600 m)、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 600~2 000 m)、针阔混交林带(海拔2 000 m以上)3种生境,对其中调查到的1 486只蝴蝶进行多样性分析表明,阔叶混交林带范围内蝴蝶数量、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内蝶类优势度指数最高,居民农田区与阔叶混交林带内蝶类的相似性系数最高。
  • 乡村建设
    赵临龙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4): 180-185.
    陕鄂渝交界的大巴山鸡心岭在全国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自然国心”,其文化底蕴深厚的“古盐道”,从红三军到解放军获取的战略要地,构成独特的旅游景观。在分析“自然国心”鸡心岭红色旅游基地发展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而从红色教育价值、人文乡土价值、自然生态价值探索“自然国心”鸡心岭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提质增效的发展策略。
  • 学科进展
    俞冠伊, 曾春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7): 235-239.
    通过CiteSpace软件,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1999—2023年乡村设计治理研究文献的产出时间、核心作者、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乡村设计治理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虽然乡村治理研究文献数量较多,但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研究机构之间学术合作网络较为松散,学者在从设计治理角度进行乡村设计治理研究方面较为有限。在研究内容上,乡村设计治理的结构、体系、模式和方式等是乡村治理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主题,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村民自治、乡村善治等是研究前沿与热点话题,学术界对乡村治理模式一直较为重视。整体而言,乡村设计治理的学科研究涵盖城市规划与设计、农业与农村经济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农村社会工作等多个学科领域,体现了多学科参与的特点。乡村设计治理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的对策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重点。
  • 学科进展
    郭亚男, 刘红燕, 李勇, 何生虎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7): 206-209.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感染可引起牛呼吸系统综合征、结膜炎、中耳炎、乳腺炎、关节炎甚至流产等疾病,给养牛产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鉴于无特效疫苗及药物防治该病,及时诊断、提前预防有利于牛场采取措施降低扩散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从牛支原体病的特性、流行状况、造成的经济损失、病程研究、病理组织学变化、疫苗研究及膜蛋白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供借鉴。
  • 乡村建设
    谢咏诗, 张铭亦, 胡思影, 刘小彬, 彭秋丽, 黄秋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191-193.
    场所作为记忆的载体,能够唤起人们对空间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地域特色,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场所记忆和精神文化。以广东省肇庆市长者公园为例,结合公园旧址的实际情况,分析场所精神在长者公园的应用与表达,从公园的植物资源、景观小品、建筑空间等方面探究其场所精神,发掘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厘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场所精神重塑的具体策略,为长者公园及同类型城市公园的景观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郝心悦, 许涛, 于远航, 庄心情, 武淑娟, 张怡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64-66.
    为解决单一的中药作物无法满足各区光伏工程需求的问题,对喜阴耐阴中药进行文献分析,根据其对温度、湿度、降水和土壤等条件的要求综合分析,将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区域按照地形和气候大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南部地区进行单独论述。发现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因势利导,不同地区种植相应的药用植物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可为各地新能源建设与中医药发展提供参考。
  • 经验交流
    杨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2): 102-103.
    牛病毒性腹泻具有流行范围广、危害性强等特点,会对牛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可通过优化饲养管理、加强免疫接种、加大检疫力度等方式预防牛病毒性腹泻,一旦发现牛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诊断并通过西药、中药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促进病牛好转。
  • 试验研究
    张荣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 28-31.
    测定了小米粥不同组分中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全营养小米粥中水分、还原糖、总糖、淀粉、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比例、粗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灰分的含量分别为6.47%、0.13%、67.99%、56.27%、4.720、3.94%、10.42%、7.85%和0.88%;米皮油中为6.35%、0.09%、68.47%、62.84%、1.911、1.94%、4.40%、14.00%和1.85%;米汤中为6.72%、0.08%、82.10%、51.43%、3.399、4.93%、12.19%、8.45%和1.02%;米粒中为5.00%、0.06%、65.62%、53.17%、5.383、5.44%、14.46%、11.15%和1.33%;米汁中为6.06%、0.14%、54.69%、59.83%、2.259、0.28%、2.95%、4.05%和2.47%。小米经过熬煮处理后,绝大部分脂肪和蛋白质仍停留在米粒内部,而还原糖和无机物大部分溶解到水中。米粥各组分中总糖含量均较高,推测与淀粉和粗纤维的分配有关。米皮油中粗纤维含量最高,而米汁中最低,原因是粗纤维溶胀以后上浮。小米粥各组分营养成分各有差异,均有不同的利用价值。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小米粥不同组分在胃肠道中的消化率,可知小米粥组分中米皮油的消化率最低,从而其进入大肠中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
  • 乡村建设
    吴俊策, 杨洋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44(10): 169-175.
    促进共同富裕是党的使命所系,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实现农户和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局面的必经路径。为探寻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路径,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分析了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5种模式(股份合作型、订单合作型、流转合作型、用工合作型、经营合作型),厘清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构建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机制创新、畅通农产品国际国内双循环流通渠道、健全市场价格风险保障机制和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农民创业引导与服务机制、强化宣传、加强联结效果考核评估和健全跟踪评价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得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