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洞庭湖地区绿芦笋套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蒋万, 李璐, 杨丹, 张忠武, 王铁青, 周继新

PDF(1819 KB)
PDF(1819 KB)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Vol. 45 ›› Issue (8) : 100-102.
经验交流

环洞庭湖地区绿芦笋套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 蒋万1, 李璐1, 杨丹1, 张忠武1, 王铁青2, 周继新2,3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绿芦笋因其丰富的营养以及脆爽的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栽种收益多年且单年收益高,是较好的富民产业。绿芦笋冬季剪枝时间与马铃薯生产时间重叠,适合开展绿芦笋与马铃薯套作模式。主要从绿芦笋的品种选择、田间准备、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嫩笋采后处理分级等方面以及马铃薯品种选择、田间准备、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收益等方面总结了绿芦笋套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要点,并就该套作模式的优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 /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 套作 / 免耕栽培 / 环洞庭湖地区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蒋万, 李璐, 杨丹, 张忠武, 王铁青, 周继新. 环洞庭湖地区绿芦笋套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8): 100-102

参考文献

[1] 郑志福,张忠武,蒋万,等.避雨栽培下芦笋膜下滴灌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8):230-232, 235.
[2] 蒋万,康杰,张忠武,等.环洞庭湖区芦笋(石刁柏)大棚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4):220-221.
[3] 宋勇,刘明月,何长征,等.湖南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5(4):208-211.
[4] 李璐,杨丹,万国安,等. 湖南省冬闲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等.马铃薯产业与种业创新(2023)[C].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5] 姜艳芳,熊安平,贡丹敏,等.湖南地区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21(8):18-21.
[6] 李隆. 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4):403-415.
[7] 诸海焘,蔡树美,余廷园.新栽芦笋田间作蔬菜增效益[J].农村新技术,2014(5):11.
[8] 祝宁,陈加和,刘雪莹,等.日光温室草莓间作芦笋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22(10):129-130.
[9] 计怀峰,赵家芬,刘长卓,等.大棚芦笋种植与垄下间套作周年生产技术[J].农村科技,2023(4):56-59.
[10] 章钢明,邹宜静,卢钢,等.大棚芦笋冬春季高效套种技术[J].中国蔬菜,2018(3):97-98.
[11] 梁顺有,丁明元,杨桂玲,等.甘肃河西走廊灌区芦笋+娃娃菜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寒旱农业科学,2023,2(8):782-784.
[12] 谭亮萍,彭小军,阮万辉,等.湖南地区芦笋生产中的几种高效套种模式[J].长江蔬菜,2023(17):33-35.
[13] 赵学宁. 芦笋的田间管理及间套作蔬菜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3(9):11.
[14] 何圣米,叶为诺,胡齐赞,等.芦笋秸秆饲料基地青贮加工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10):151-152.
[15] 曲玲,万鲁长,任海霞,等.芦笋秸秆栽培秀珍菇试验[J].农学学报,2019,9(10):29-32.
[16] 唐艳强,李海鹤,余新武,等.芦笋秸秆提取物对蛋鸡生长发育、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学结构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3):125-126.
[17] 杨丹,李树举,李璐,等.湖南冬闲田马铃薯提质增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20,37(12):62-64,67.
[18] 赵岩,吴涛,王庆丰,等.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和防治[J].新农业,2023(15):11-12.
[19] 李璐,李树举,杨丹,等.秋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18,32(6):379-382.
[20] 王学海,史秀娟,张平.马铃薯茶黄螨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4(4):43-44.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G31; CARS-09-ES17)
PDF(1819 KB)

71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