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酶制剂降解魔芋精粉的效果比较

郑艳, 杜雨芯, 朱新鹏, 陈军, 陈楚欣

PDF(1769 KB)
PDF(1769 KB)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Vol. 45 ›› Issue (6) : 65-67.
试验研究

三种酶制剂降解魔芋精粉的效果比较

  • 郑艳1, 杜雨芯1, 朱新鹏1, 陈军2, 陈楚欣3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将魔芋葡甘聚糖降解为魔芋低聚糖。通过测定降解后酶解液的黏度、水解度、透光度和稳定性,进行降解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β-甘露聚糖酶酶解液的黏度下降至(17.60±0.66) mPa·s,极显著低于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解液(P<0.01);β-甘露聚糖酶酶解液的水解度为(45.43%±0.26%)、透光度达(14.17%±0.09%),均显著高于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解液(P<0.05);β-甘露聚糖酶酶解液的稳定性最低,易于通过离心去除杂质。所以,β-甘露聚糖酶是降解制备KOGM较优的酶。

关键词

酶制剂 / 魔芋精粉 / 魔芋葡甘聚糖 / 魔芋低聚糖 / 效果比较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郑艳, 杜雨芯, 朱新鹏, 陈军, 陈楚欣. 三种酶制剂降解魔芋精粉的效果比较. 中南农业科技. 2024, 45(6): 65-67

参考文献

[1] 赵志峰,雷鸣,卢晓黎.魔芋产品的加工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2(3):10-13.
[2] 魏恩慧,吴继红,刘冰,等.魔芋葡甘聚糖的性质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2016,37(5):239-242.
[3] 陶兴无,杨海娇,余勇,等.β-葡聚糖酶分级降解魔芋葡甘聚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10):139-141.
[4] 党娅,刘水英,张志健,等.魔芋低聚糖生产制备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8):250-256.
[5] 孙思力,杨伟东,胡肖肖,等.魔芋葡甘露低聚糖制备研究进展[J].科学视界,2022(29):89-91.
[6] 张迎庆,干信,谢笔钧.纤维素酶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J].吉首大学学报,2003,24(3):42-44.
[7] 余红英,杨幼慧,孙远明,等.β-甘露聚糖酶作用魔芋胶条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3(7):33-35.
[8] NY/T 494—2010,魔芋粉[S].
[9] 黄德娟,徐晓晖.生物化学实验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5-46.
[10] 和法涛,刘光鹏,王娟,等.猴头菇多糖酸水解工艺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3):74-81.
[11] 尹显锋,邬应龙,刘丹.魔芋葡甘露聚糖溶液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21-22.
[12] 卢亚莉. 复合蛋白饮料稳定性的研究与稳定剂的开发[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6.
[13] 曾小兰. 魔芋精粉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6):45.

基金

安康市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AK2021-GY-04)
PDF(1769 KB)

116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