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试验研究

  • 宋兴宜, 刘昌华, 郭祥, 关绪宝, 张永祥
    2023,44(9): 3-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湖北省咸丰县的气候气象条件、长期连作和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因素以及烤烟品种(K326)等情况设置地域性施肥替代试验,将施用专用复合肥及相关化学肥料(硫酸钾、硝酸钾及二元酸等)替代成有机硅肥、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按照施肥方案执行,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分析有机硅肥对烤烟K3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K326的农艺性状、相同等级部位的烟叶评吸质量及内在质量,施用有机硅肥优于常规施肥(CK)。
  • 廖建勋, 顾祝禹, 涂圣梅, 黄博阳, 孙国锋, 周志远, 汤园园
    2023,44(9):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水稻不同部位富集镉(Cd)的影响,并分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能提高酸性土壤pH(0.99%~6.62%),降低有效态Cd含量(9.70%~37.31%)。水稻根、茎叶、谷壳和稻米中Cd含量随土壤调理用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降低幅度分别为9.09%~31.82%、10.00%~40.00%、16.67%~50.00%、9.64%~31.9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Cd、水稻根Cd、谷壳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态Cd与水稻根Cd、谷壳Cd、稻米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处理水稻产量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差异。从经济成本和降镉效果等综合因素考虑,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3 000 kg/hm2时,成本低廉且效果最佳,此时稻米中Cd含量从0.197 mg/kg下降到0.152 mg/kg,产量增加了14.24%。
  • 王娟, 马玲芳, 陈萍, 罗园园, 康建宏, 马文礼
    2023,44(9):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宁夏银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深,土壤板结严重,导致作物出苗率低、产量不高等问题,以传统旋耕为对照,对盐渍化稻田采用粉垄耕作技术设置4种粉垄深度比对试验,测定水稻生长性状、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产量等指标,分析粉垄处理和对照各指标在同一土壤深度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粉垄耕作随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有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粉垄深度在50~60 cm处尤为明显;从水稻产量来看,FL 60 cm产量最高,FL 50 cm次之,对照产量最低。可见粉垄耕作能够显著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养分性质,对水稻增产有明显作用,建议供试地粉垄耕作深度控制在50~60 cm。
  • 张舟娜, 李阿根, 高吉良, 莫红华, 朱泯亦, 张宇, 金益民
    2023,44(9):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对常用杀菌剂咯菌腈、氰烯菌酯、多菌灵、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和戊唑醇的抗性情况,并评价不同杀菌剂在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2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菌对以上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分别为1.31%、3.27%、9.81%、0.65%、1.31%和1.31%。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SC)无论是单剂还是和25%丙环唑乳油(EC)混用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高于其他供试药剂,病指防效分别为61.25%和77.03%;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EW)对小麦赤霉病无显著防效,在大面积防治时需慎用。
  • 王佰成, 孟祥海, 张星哲, 杨冰, 王文慧, 傅迎军, 王延锋
    2023,44(9):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玉米生产中的杂草,针对各类除草剂的特点,进行了烟嘧磺隆与莠去津、硝磺草酮与莠去津的组合试验,并设置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组合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均较好,药后30 d,杂草总防效在 95%以上,鲜重防效在90%以上。除草剂混用提高了对单子叶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扩大了杀草谱,降低了防治成本。
  • 刘新宇, 王静, 潘丽娜, 李敏
    2023,44(9):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sin)进行探究。经不同波长,红色光(625~740 nm)、白色光(连续光谱)、蓝色光(440~490 nm)、黄色光(565~590 nm)4种光照射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elanopsin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黑视蛋白基因受黄色光激发的表达量最多,其次为蓝色光。推测黑视蛋白基因的上游可能存在对黄色光波敏感的光诱导型启动子。
  • 雷剑, 张勇, 郭伟伟, 靳晓杰, 王连军, 柴沙沙, 陈沫, 杨新笋, 童瑞玲
    2023,44(9):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3个不同类型的甘薯(紫肉型甘薯鄂薯12、淀粉型甘薯鄂薯15、鲜食型甘薯鄂薯17)在3个遮阳水平条件下(0、30%、70%)下进行光合色素、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指标测定等试验,以无遮阳处理为对照,为光伏农业的甘薯种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在遮阳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总体高于对照(不遮阳)且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遮阳可以增加紫肉型甘薯品种鄂薯12的花青素含量,降低其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轻度遮阳显著提高了淀粉型甘薯鄂薯15可溶性糖含量且对淀粉含量无较大影响,而重度遮阳显著降低了淀粉型甘薯鄂薯15的淀粉含量;遮阳显著提高了鲜食型甘薯鄂薯17的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
  • 宋欣怡, 陈波, 叶永明, 徐凯
    2023,44(9):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云和雪梨适宜的生草种类、品种及生草模式,制定生草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在浙江省云和县开展云和雪梨生草栽培试验,设置清耕栽培、自然生草、人工栽培油菜花、人工栽培紫云英、人工栽培白三叶5个处理,分析不同生草栽培对云和雪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栽培能提高云和雪梨的单果重、单株留果数、单株产量,降低果肉硬度,以人工栽培紫云英、白三叶效果较好,同时还可以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人工栽培紫云英及白三叶生草的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清耕栽培,分别较清耕栽培提高了13.26%、12.02%。综上所述,生草栽培可有效提升云和雪梨的果实品质。
  • 张俊玉, 张海军, 朱梦瑶, 金旭
    2023,44(9):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 (A. Dietr.) S. F. Blake]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 Benth.)3种园林植物种子为试验对象,研究重金属镍、镉单一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组,采用隶属函数评估法对重金属镍、镉单一胁迫下3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对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因园林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也因不同种类的重金属胁迫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3种园林植物的生长指标总体均呈随着重金属镍、镉浓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3种园林植物中,耐重金属镍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鸡菊、蓝花鼠尾草、凤仙花,耐重金属镉由强到弱依次为凤仙花、蓝花鼠尾草、金鸡菊。
  • 聂磊, 汪盛明, 余侃, 黄思思, 段炼, 郑倬, 刘金龙, 李良华, 郑威
    2023,44(9): 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生长与肉质的影响,设置生物有机硒试验,试验组在猪只出栏前40 d持续向饲料中添加安全剂量的生物有机硒,对照组饲料不添加生物有机硒。同时设置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结果表明,预备试验中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硒能够显著提高猪肉(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猪肝中的有机硒含量及总硒含量,试验组猪肝有机硒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32倍,猪肉有机硒占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式试验中试验组猪肉、猪肝有机硒、总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猪肉中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受生物有机硒影响较小,部分风味氨基酸含量略微提升;猪肉肉色吸收值比对照组提高了10.78个百分点,料肉比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10.96%,说明饲料中添加有机硒能够显著提高猪肉及猪肝中的有机硒和总硒含量,不改变猪肉营养结构的同时提升了猪肉风味,同时具有提升猪肉肉色以及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果。
  • 许晨新, 张景正, 严宝飞, 刘嘉
    2023,44(9):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建立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汤配伍前后的指纹图谱及其中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其配伍前后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黄芩汤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特征明显,黄芩汤配伍后,野黄芩苷含量升高,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3种成分含量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汤的配伍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王玥, 陈洪国, 史玉敏, 严恒
    2023,44(9):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桂花(Osmanthus sp.)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发酵得到桂花发酵液,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桂花乳酸菌发酵液的最佳发酵工艺,分别检测鲜/干桂花水提液与发酵液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34 h;干桂花发酵液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00%、73.71%,干桂花水提液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9.00%、69.65%;干桂花发酵液较发酵前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5.00、4.06个百分点。干桂花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2.000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14.3%,总酚含量(3.500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16.7%,表明经乳酸菌发酵后可提升桂花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效提升。
  • 杨树江, 董榕贵
    2023,44(9):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同年份(1年、2年)的贵州特产盘县火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EM-GC/MS)对2种年份火腿的风味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气味活性值(OAV)对其进行主体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2种年份的盘县火腿共鉴定出59种风味物质,1年火腿和2年火腿的风味物质成分分别有38、42种,共有风味物质21种,经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醛类物质对整体风味的贡献较大,主要有反式-2,4-癸二烯醛、正辛醛、苯乙醛、正己醛和壬醛,其中反式-2,4-癸二烯醛、正辛醛和壬醛的气味活性值较大,鉴定为主体风味物质。2年火腿的主体风味物质较1年火腿的气味活性值大,说明贮藏时间对火腿的风味有一定的影响。
  • 熊珍, 张梦源, 王小升, 陈宇超, 马润, 王志鹏, 蒋云龙, 李忠任
    2023,44(9):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渣产量大且残留营养成分多,但综合利用率较低。以茶渣作为主要原料,考察茶渣的粒径、打浆度和木浆添加比例对茶再造烟叶片基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的综合平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确定茶再造烟叶片基的最佳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对茶再造烟叶片基物理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茶渣粒径、木浆添加比例、打浆度;制备茶再造烟叶片基的最佳方法为茶渣粒径200目,打浆度55 oSR,木浆添加比例15%。优选的方法能为后续茶再造烟叶的开发提供基础材料参考。
  • 马润, 陈绍全, 吴建霖, 陈宇超, 周俊, 王小升, 翟磊, 李潇逸, 李忠任
    2023,44(9): 62-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应对未来新型烟草市场需求,以加热烟草烟弹部分为切入点,对市场主流的电加热烟草产品烟草基质段进行比对,针对主要提供香气及烟雾释放的烟草基质段进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热失重等关键指标检测分析,对共性及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国际主流中心加热型烟草填充密度明显高于国内产品;国际主流中心加热型烟草基质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含量高于国内中心加热型烟草基质;国内中心加热型烟草Kuanzhai和ETER-TS烟草基质中丙二醇和甘油含量高于国际主流加热型产品中丙二醇和甘油含量均值;国内中心加热型烟草基质烟碱含量均值低于国际主流加热型烟草基质。从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烟草基质的失重速率来看,为保持气溶胶和挥发性致香成分的迁移,国内中心加热型烟草基质加热温度需比国际主流中心加热型烟草基质高50 ℃左右。
  • 实践探讨

  • 邓兵, 彭潘婷, 濮振宇, 吕周亚, 冉志平, 文江辉
    2023,44(9):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中国畜牧业发展,推动畜禽粪肥高效资源化利用,从经济角度对各种粪肥的施用费用进行了效益分析。以盈亏平衡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粪肥施用经济效益函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粪肥还田的最远运输距离,探讨了粪肥种类、粪肥施用比例、作物氮养分需求、单位运输成本以及施用人工成本对最远运输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水稻种植时100%施用粪肥,则施用肉鸡粪肥、蛋鸡粪肥、猪粪肥、肉牛粪肥和奶牛粪肥的最远运输距离分别为6.39、6.30、2.84、2.13、1.95 km,粪肥施用比例为80%时,肉鸡粪肥、蛋鸡粪肥、猪粪肥、肉牛粪肥、奶牛粪肥的最远运输距离分别为4.15、4.09、1.84、1.38、1.27 km;农作物对氮养分的需求越高,粪肥中的氮含量越高,粪肥的最远运输距离越远;随着粪肥的单位运输成本和施用人工成本的增加,运输距离下降,因此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合理的范围内施用粪肥。
  • 朱彩芬, 温建雅, 梁艳, 唐丽娜, 朱叶
    2023,44(9):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山西省朔州市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 (L. ) Pressl]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选取燕麦草关键生育期气象因子作为指标,使用朔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气候资料,利用Excel和ArcGIS软件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得到精细化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层和燕麦草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层,即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结果表明,朔州市燕麦草种植最适宜区在平鲁区和山阴县大部分区域,此区域的气候条件均适宜燕麦草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形成;次适宜区在右玉县和朔城区西北部,此区域有2个气象因素不利于燕麦草的生长发育,需要采取人工措施减少不利气象因素对燕麦草的影响;较适宜区为怀仁市、应县,这2个区域都有3个气象条件不符合燕麦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怀仁市和应县降水适宜,其他气象条件均需人工调节措施改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否则其产量和质量会受到直接影响,从而导致农民经济收入下降。
  • 李密, 朱保美, 周明慧, 李兴, 李云龙
    2023,44(9):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气象因子与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关系,以鲁中山区博山区的源泉镇、博山镇2个桃园为试点,通过对2020—2022年各生育期的猕猴桃抽样调查,并对品质与气象因子、气象灾害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鲁中山区猕猴桃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模型。结果表明,花期到采摘期≥10 ℃积温、果实快速膨大期内降水量、果实膨大期内≥35 ℃高温日数、果实膨大期内日照时数、采摘前1个月的温度日较差是猕猴桃气候条件的主要影响因子;猕猴桃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由区域适宜性、生长期气候条件、农业气象灾害、人工管理水平4个因子构成。经检验,该方法可作为鲁中山区猕猴桃气候品质定量评价依据,也为各地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提供了科学参考。
  • 陈艳梅, 何盛浩, 杜传兵, 李伟
    2023,44(9):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2020—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1年荆门市油菜生育期总的雨量、热量条件满足油菜生长所需,光照条件略有不足;前期经历苗期和越冬前期的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出现大面积油菜迟播现象,苗情普遍较弱,但有助于减少病害菌源基数,越冬后期热量光照条件充足,苗情渐好;蕾薹期至花期未出现冻害天气,花期菌核病子囊盘萌发适温日数较2019—2020年偏少,菌核病发病较轻,但适宜气象条件日数较2019—2020年偏少,且灾害性天气较2019—2020年偏多偏强。2020—2021年冬前播种出苗期气象条件比2019—2020年差, 越冬期气象条件各有利弊,春季蕾薹至角果成熟期气象条件比2019—2020年差,整体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比2019—2020年好。
  • 董建设
    2023,44(9):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1—2020年河南省濮阳市5个台站地面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夏玉米(Zea mays L.)产量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构建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通过分析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与相对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模型。分析了濮阳市夏玉米干旱发生的基本规律,并开展了干旱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夏玉米干旱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并基于干旱风险评估结果对天气指数产品保险费率进行了修订。结果表明,将夏玉米干旱划分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4个等级,濮阳市夏玉米干旱发生率为40%,轻旱和中旱发生率较高;基于干旱天气指数模型,将干旱天气指数等于-0.5作为保险赔付触发值,并确定了不同干旱天气指数等级的赔付标准,修订后的干旱天气指数保险费率为7.2%~9.2%,每公顷夏玉米保费为502~642元。
  • 董俊明, 黄军, 陈艳, 崔磊, 甘彩霞, 邓晓辉
    2023,44(9):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北省枝江市位于中国露地越冬蔬菜的优势产区,2022年该市萝卜种植面积达3 470 hm2,产值超过2亿元,产业规模和技术等优势明显,但萝卜品质和品牌提升慢,产业发展受阻。对该市萝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白萝卜产业或相似产区提供借鉴。
  • 夏芬, 邓军, 江津凡, 蔡池全, 毛永娜
    2023,44(9):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翠玉梨于2016年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荆州分院引种至江汉平原湖区进行栽培。对翠玉梨的引种概况、引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品种在江汉平原湖区引种表现结果早,挂果期长,外形美观,品质优,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江汉平原湖区作为经济林发展的优良梨品种。
  • 曾德芳, 屠晶, 龙小玲, 王晓芳, 杨务军, 尹虎, 汪成燕, 王顺美, 王贵春, 郭万正
    2023,44(9):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头山羊养殖按营养供应方式主要有放牧、精粗分饲、全混合日粮(TMR)和全混合颗粒饲料4种饲养方式。对这4种饲养方式下马头山羊养殖成本进行了核算,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了相关的养殖建议,旨在更好地促进马头山羊产业的发展。
  • 吴立环, 刘阳, 全守宙, 魏小慧, 陈孟, 张晓亮, 杨继龙
    2023,44(9):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湖北十堰不同烟叶烘烤房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对空气源热泵烤房、生物质颗粒烤房、传统煤炭烤房在建造成本、烘烤成本及烟叶质量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烘烤烟叶质量最好,烘烤成本最低,但建设成本太高;生物质颗粒烘烤烟叶质量较好,烘烤成本居中,建设成本其次;传统煤炭烤房建设成本最低,烘烤质量其次,但烘烤成本最高。针对十堰烤房分布相对零散,分户烘烤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生物质颗粒烤房是最佳的推广类型。
  • 娄芳蕾, 孙铭谦, 史虹婷, 周福然, 白雪
    2023,44(9):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资料以及锦州站的探空资料,对辽宁省锦州市2010—2019年5—10月近10年东北冷涡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冰雹、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雷暴)过程的V-3θ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温、θ曲线有拐点以及θsedθ*与T轴成钝角能够作为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初始条件;冰雹天气过程的滚流效应最明显;短时强降水及阵性大风发生前低层湿度条件好,但相比而言短时强降水的湿层较为深厚。V-3θ图与T–lnP图相比,V-3θ图因特殊层的存在能够提前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同时能够在T–lnP图上部分对流指标不明显的时候提供较好的对流潜势判断。
  • 经验交流

  • 赵清纯, 瞿和平, 杨汉, 黎雨薇, 全文博, 黄志谋
    2023,44(9):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较多,而抗性淀粉具有降低血糖、血脂、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功能特性。为促进咸宁市高抗性水稻产业发展,从高抗性水稻基础研究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其存在基础研究不深、生产种植范围不广和群众认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打造示范推广基地、开展保健功效研究、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消费者认知等建议。
  • 刘一文, 张昌文, 覃彬华, 张超, 林先明, 艾伦强
    2023,44(9):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荆半夏是产于湖北省荆州市的道地药材,荆州地区野生荆半夏数量较多,且半夏种植量逐渐增多,但质量有待提升,优质半夏存在市场短缺。仿野生种植有利于提升荆半夏的产量及质量,本研究在分析野生荆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荆半夏从备种、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的仿野生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荆半夏的种植水平、提升荆半夏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 梁天生, 黄智刚
    2023,44(9):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六堡茶因其独特品质及较高的经济价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传统的种植栽培模式已成为限制其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需求,六堡茶高效生态型栽培管理技术逐渐受到重视。从六堡茶茶园选址、茶园规划设计、良种选择、土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茶树修剪等方面,对六堡茶高效生态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全面探讨,为广大茶农六堡茶绿色高产种植提供参考。
  • 汪斌, 王倩
    2023,44(9):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防止将携带未知病毒和微生物的小鼠引入屏障饲养设施,控制屏障设施饲养动物的质量,维护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对2022年65批次境内市售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处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小鼠进行病原菌、寄生虫、病毒检测。按照GB 14922.1—2011《实验动物 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和GB 14922.2—2011《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等级及检测》的方法, 随机抽取市售进入本中心的实验小鼠714只,采样后进行常规培养、生化鉴定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动物生产机构出售的实验小鼠质量有待提高,病原菌质量控制有待加强。通过实验室抽检和隔离检疫可以有效预防外来实验小鼠引入污染的风险,保证屏障内生物设施的安全。
  • 张瑞金, 曾均
    2023,44(9):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湖北省来凤县恩施麻鸭及番鸭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共计调查113 895只,累计发现病鸭3 532只,死亡725只,死亡率为20.53%。经鉴定,该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研究该病原物的特征特性和传播途径,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描述,结合实验室诊断方法和临床判断,提出了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 生态治理

  • 楼俊伟, 高昕瑜, 王可欣, 张鑫, 王智楷, 祝海峰, 张智利, 曹峻烽, 陈俊达
    2023,44(9): 119-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68—2018年金华市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气候态下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金华市平均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分别呈显著推迟、提前和延长趋势。其中,气候态上三者的变化趋势均随着气候态更替而递增,而年代际上三者变化趋势则分别为先提前后推迟、先提前后推迟再提前和先缩短后延长。初霜日无突变,而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时间则分别出现在1997年和2005年。随着气候态转变,金华市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整体分别有推迟、提前和延长趋势。此外,空间格局分别出现西晚北早到西南晚东北早、西东早南北晚至中部早南北晚和西东长南北短至中部长南北短的转变。
  • 张森林, 郑莉萍, 胡煜佳, 邵景安, 万其林
    2023,44(9): 125-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相关性、代表性、层次性、多样性、时效性五大基本原则选择待评价政策文本,引入比例因子的无量纲化值作为权重因子,突显不同政策强度信号,对PMC评价体系进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PMC评价体系改善了政策文本评价值整体虚高、中央政策文本评价值偏低以及地方政策文本评价值偏高的问题;实现了高相似性政策文本间的差异化比较,并辅助以实地调研数据,挖掘出政策文本背后的隐形价值——产业发展与经济状况。
  • 龙秋, 陈祯, 杨立娟, 刘家忠, 李红梅
    2023,44(9):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鸟类可作为区域生态功能的指示物种,是评价湿地保护、建设成效的重要科学依据。2020—2021年采用样线法与样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星云湖鸟类进行了详细调查,共观察到8目14科22种鸟类,其中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白骨顶(Fulica atra)为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星云湖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标Shanoon-weiner指数为1.495,均匀度指标Pielou指数为0.719,群落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为2.858,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星云湖大部分鸟类分布于湖滩地及滨湖区,少部分鸟类如小鸊鷉、白骨顶、黄鹡鸰、黄头鹡鸰、山斑鸠、红嘴鸥等分布在明水区和林地区。对鸟类分布的分析表明,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对鸟类的保护意识逐步提升。通过此次调查,根据对鸟类多样性的分布研究,对星云湖物种保护与湿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 王珊, 尹晶, 王灵敏, 王有慧, 易传辉, 和秋菊
    2023,44(9): 137-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掌握云南省文山市天蛾科昆虫区系特点,采用灯诱法于2019年7—9月对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文山市天蛾科昆虫有5亚科30种,以斜纹天蛾亚科种类最多,有12种,占物种总数的40.0%;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东洋区特征显著,所有物种均在东洋区有分布,但有较多古北区成分(有18种分布),澳洲区有5种分布,新北区和非洲区各有1种分布,无新热带区物种分布。文山市天蛾科昆虫共有5种分布型,以东洋区-古北区分布型为主,有15种,占50.00%,其次为东洋区分布型有10种,占33.33%,其他3种分布型物种较少,仅5种;在中国动物区系中,在华中区有分布(30种),其次为西南区和华南区分布,各有29种,再次为华北区分布,有18种,其他区也有较多分布。文山市天蛾科昆虫共有12种分布型,以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分布型最多,达8种,其次为东北区-华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有6种,再次为在所有区分布和华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分布型,均有3种,其他分布型物种较少,均仅有1种。文山市天蛾科昆虫区系的特点可能与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与夜行性等生物学特性有关。
  • 孙靖妮, 周旗, 马元森, 张瑾, 杜若兰
    2023,44(9): 143-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框架,以敏感性、韧性、危险性和暴露度4个感知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4个维度的测度指标项进行降维处理,从而获得各维度感知得分。以陕西省10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现状以及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各区县民众在各维度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上呈明显差异。其中,高敏感地区的分布较为分散,低敏感地区分布集中。高、低韧性地区的分布都较为聚集,关中中东部地区以及陕南东南部地区呈明显的高韧性聚集现象。高、低危险性地区都较少,低危险性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陕北北部地区和关中中部地区。低暴露度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陕北地区和陕南北部地区,而关中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初步分析验证,民众气候变化风险感知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为后续开展较大范围调查及更深层次的感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三农调研

  • 吴春红, 冯威, 左乐, 陈高, 陈禅友
    2023,44(9): 148-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鱼菜共生是循环农业的一种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都市温室内兴起了这种种养结合模式,为了促进新业态发展,对其进行案例调查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对武汉市蔡甸区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乐川鱼菜共生农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现场取样检测了鱼菜共生系统内各节点水质参数,设施内蔬菜中氮、磷、钾的含量等,分析了其水质状况、栽培植物营养需求及产生的效益,并提出都市温室鱼菜共生产业模式的发展建议。
  • 魏子熙, 张元洁
    2023,44(9): 154-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贫困治理重点转为相对贫困。基于反贫困理论,厘清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制度逻辑,并通过对Z村的考察,探析其相对贫困治理情况。研究发现,相对贫困治理在内外部环境、相对贫困户识别认定和治理主体结构方面存在问题,并从内生动力、防贫监测和协同治理方面提出治理启示,推动中国相对贫困有效治理。
  • 伍骏骞, 张星民, 范丹, 封俊
    2023,44(9): 160-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S省P市2015—2019年1 567户烟叶种植者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测算在三类情形下烟叶种植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结果表明,在家庭收入视角下,烟叶种植面积与种植收入呈“倒U型”关系,最优规模为3.26~3.29 hm2。在烟叶产出效率视角下,烟农的劳均烟叶产量与烟叶种植的合同面积仍呈倒“U”形关系,最优规模为32.33~33.33 hm2。若仅考虑土地的使用效率,则单位面积上的烟叶产出与烟叶种植的合同面积之间呈“U”形关系,拐点区间为33.88~37.68 hm2,种植面积超过该区间后,将达到规模递增阶段。
  • 徐良铨, 王承武
    2023,44(9): 164-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中国农村集体经济长期在外生发展模式下发展,其逐利的本质让农村陷入衰落的困境,需要用内生发展模式帮助农村走出困境。通过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厘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外生和内生发展模式特点,总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4条发展路径,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 辛玉玉
    2023,44(9): 168-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的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库中608个农户微观数据和52个村级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社会网络,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老龄化、社会网络以及老龄化和社会网络的交互项对农户乡村产业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户乡村产业参与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的拓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参与乡村产业。社会网络的拓展能改善老龄化对农户乡村产业参与行为的负向影响。宗族网络和朋友圈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2个维度,对农户乡村产业参与行为的影响不同。
  • 刘军仿, 黎庆容, 钟鸣
    2023,44(9): 173-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省天门市富硒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得出4种发展战略,分别为S+O型(利用优势抓住机会)、W+O型(抓住机会减小劣势)、S+T型(利用优势减小威胁)和W+T型(规避劣势避免威胁),根据其面临的问题,提出天门市硒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即建设特色化农业板块、推进康养化农旅产业、进行区域化价值共享、打造体系化产业平台。
  • 阿里亚古丽·艾合买提,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2023,44(9): 17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剖析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寻找可行路径,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新疆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显著促进农村收入的增长,但增长效果递减。北疆、东疆、南疆地区之间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北疆和东疆地区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南疆地区并不显著,对北疆、东疆、南疆地区促进作用依次递减。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受教育程度、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变量对农民收入有显著影响。
  • 苏娜, 文清芝, 苏欣蕾, 胡群
    2023,44(9): 183-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品牌共享型跨界景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案例地江西省武功山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重游意愿与游览次数、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总体满意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且游览次数与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呈极显著正相关,游客距离与游览次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 乡村建设

  • 马庆洋
    2023,44(9): 187-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案例,筛选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因素,运用SWOT分析法对问题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PPP模式下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展开研究,并从风险分担、产业特色化、规划布局、产业挖掘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张婷
    2023,44(9): 191-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旨在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白族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翅鹤村为田野点,分析其在建设与发展中人才、村落风貌、文化和产业等层面的困境,提出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契机,从增强村民参与意识、保护特色民居、建设村寨文化软件和硬件、打造民族特色品牌等措施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
  • 李梦
    2023,44(9): 195-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国必先强农,强农人才先行。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才的深度理论概括,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础。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思想,着眼于乡村振兴中人才的支撑作用。在厘清乡村人才振兴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辨贤选才的识才机制、养贤培英的培育机制和任人唯贤的用才机制,同时推进乡村人才机制还要在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注重并实现农村教育发展和优化乡村人才环境上持续发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激活乡村人才现有活力,让人才在乡村“大舞台”上施展才能。
  • 蔡兵, 舒永久
    2023,44(9): 198-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唤醒农耕文化记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还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体现,也是促进农村地区重新焕发新颜的必然选择。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宜居是首要标准,宜业是重要支撑,和美是价值追求。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三个目标要求,剖析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工作的价值意蕴,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路径。
  • 金炜威, 薛洪婉
    2023,44(9): 203-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台州府城饮食文化是台州府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圆融和合的文化精神,反映台州地区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和风土人情。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对台州府城饮食文化特征的抓取以及传承模式的剖析,探索台州府城饮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 专业教育

  • 谢志萍, 王保云, 罗永琴, 尚宇梅, 李治江
    2023,44(9): 208-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茶学专业为例,结合双重预防机制,运用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探索构建基于B/S架构的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平台,为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等提供有利支撑。该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衔接企业与学生,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中,缓解学生就业难及企业用工荒,保障实践教学工作能安全有序的进行。
  • 王宇阳, 周华林, 陈泉, 吴灵英, 熊江林
    2023,44(9): 213-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农牧企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对行业认知度不够,专业情感度较低,实操能力较弱,从业意愿不强。通过对动物科学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目标导向+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阐明该模式的教学目标、构建理念及实施思路,并将该模式在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群体中进行实践。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优于传统实践教学,学生体验感好、积极性高、专业知识掌握牢固、综合实习成绩好,能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其专业认知,可为建设培养实践能力强和专业情怀深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 吉文丽, 唐婷
    2023,44(9): 217-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国家安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疆职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针对新疆职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大宣传”格局、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 学科进展

  • 贾京荆, 王磊
    2023,44(9): 221-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是动物育种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选育优良遗传资源,提高动物生产效益。根据文献梳理,综述了动物遗传育种方法、动物季节性繁殖机制等基础因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基因层面因素;牛磺酸、金属铜元素、褪黑素和中草药添加剂等其他因素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作用,旨在了解动物遗传育种中繁殖性能方面的潜力,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优质遗传资源的延续提供理论参考。
  • 吕艳丽, 刘刚, 蒋桂荣, 杨蓉, 王燕, 周迪
    2023,44(9): 226-2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精液冷冻技术的发展历程、精液冷冻保存机理及损伤机制、家畜精液的采集、精液品质检测、稀释液成分、精液稀释方法、冷冻及解冻方法等关键技术环节,对精液冷冻技术在家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孙珮琦, 杨济淞, 秦玉雪, 崔久儒, 薛佳欣, 陈雷
    2023,44(9): 231-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人类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海气交换引起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海水pH降低,发生酸化现象。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海水酸化对海洋生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生理免疫、行为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成果,为查明海水酸化对生物的影响机理、科学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
  • 蒙小俊
    2023,44(9): 237-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面源污染已超越点源污染成为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应对其污染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剧,须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防治。在概述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和特点的基础上,解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并分别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水3个方面阐述了面源污染的防治技术,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支持。
  • 余子铭, 马梦君, 郭志明, 程繁杨, 丁坤明, 刘国庆, 程长松, 姜华, 涂修亮
    2023,44(9): 241-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叶加工始终紧密围绕着“温、湿、光、风”等环境因子。茶叶加工过程中不同光源对茶叶制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等的调控作用,有利于改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从而提高茶叶风味品质。基于LED光源在茶叶加工中的诸多优越性,综述了LED光源对茶叶加工过程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以及学者对LED光源在绿茶、白茶、红茶以及乌龙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LED光源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彭曼君, 刘道贤, 张小贝, 王光俊, 金兰, 杨胜男, 陈勇
    2023,44(9): 246-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不同药剂对大棚内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红蜘蛛、蚜虫的防治效果,设置了2组药剂试验,每组试验各设9个处理。结果表明,联肼·乙螨唑3 000倍液对防治柑橘红蜘蛛效果最好;30%噻虫嗪悬浮剂3 000倍稀释液、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2 000倍稀释液、5%吡虫啉乳油2 000倍稀释液、50%噻嗪酮悬浮液2 000倍稀释液都能有效防治柑橘蚜虫,防效均在90%以上。不同药剂混合施用均比单个药剂施用效果要好,其中以5%吡虫啉乳油2 000倍稀释液+30%噻虫嗪悬浮剂3 000倍稀释液同时施用为最优。
  • 研究简报

  • 王政, 周海娟, 旦增卓玛
    2023,44(9): 249-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口蹄疫(FMD)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在山羊、牦牛体内的免疫安全性和抗体消长规律,试验选用疫苗接种、抗体检测等方法,对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免疫抗体水平情况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试验动物无免疫副作用,免疫14 d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试验动物口蹄疫O型、A型抗体合格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尤其是免疫150 d后抗体合格率下降较快。表明FMD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安全性,在动物体内可产生高水平O型、A型抗体且维持较长时间。
  • 夏友青, 龚顺泽, 金银秀, 徐德锋
    2023,44(9): 251-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除草剂10%嘧啶肟草醚悬浮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使用岛津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800∶200∶0.5(体积比),温度为25 ℃,流速为1.0 mL/min,在245 nm波长处对10%嘧啶肟草醚悬浮试样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嘧啶肟草醚的质量浓度在0.10~0.98 g/L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 6,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偏差为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21%,精密度较高;平均回收率为98.48%,准确度较好。该方法适用于10%嘧啶肟草醚悬浮剂的快速定量与定性分析,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稳定性好。
  • 邓敬颂, 陈健辉, 刘明新
    2023,44(9): 25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沙土壤为基体,加入硝酸镉污染土壤,驯化6个月,研究土壤重金属镉总含量与其有效态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个基体的土壤,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与镉总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占镉总含量的比重与加入的有效态镉含量相关性不明显,在加入有效态镉溶液后该占比没有增加,有部分处理反而降低了,可能是由于加入的有效态镉溶液大部分与土壤结合被固定下来。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占镉总含量的比重变化可能与土壤性质有关,不同土壤固定有效态镉的能力不同,导致该占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