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试验研究

  • 钱半吨, 徐玉琴, 任义方, 狄百花, 孙庆飞
    2022,43(5):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春霜冻害对溧阳市天目湖白茶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利用2003—2020年溧阳国家基本气象站、2017—2020年茶区区域自动气象站历史数据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延长茶区自动站气温数据,分析溧阳市茶园春霜冻害发生情况,制定以茶园日最低气温为气象指标的天目湖白茶春霜冻害预警等级标准,并通过建立不同茶区精细化低温预报模型,结合2次春霜冻害过程开展准确性检验。分析发现,烈山站茶园各等级春霜冻害共发生115次,平均每年发生次数为6.4次,整体呈下降趋势,有87.8%的春霜冻害出现在3月15日前,最晚春霜冻害出现在4月中旬;新建立的春霜冻害预警等级标准对各茶园春霜冻等级准确率达71.4%以上,可有效提高茶园春霜冻害预警能力。
  • 姚经武, 王蓓蓓, 李飞, 曹春霞, 程贤亮
    2022,43(5):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减量联用对防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防控效果,评价生物农药金龟子绿僵菌与吡蚜酮减量混用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效、捕食性天敌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室内试验表明,在吡蚜酮、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嗪4种化学农药中,吡蚜酮对白背飞虱防治效果最好。田间试验表明,施用金龟子绿僵菌与联用吡蚜酮参考用量50%,药后14、21 d防效优于单独使用吡蚜酮或者金龟子绿僵菌;有利于利用捕食性天敌对白背飞虱进行持续性防控;与单独使用吡蚜酮相比,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该联用方法可作为吡蚜酮的替代方式在水稻上应用。
  • 熊伟, 王维, 徐敏, 汤涤洛, 汪红武
    2022,43(5):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咸宁市苎麻生产区炭疽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6月5日、6月15日、6月24日、6月30日、7月9日、7月20日病情指数分别为33.93、55.78、56.89、52.96、44.96、43.93,表现为感病及中抗。2020年8月25日、9月12日、9月24日病情指数分别为 4.67、18.52、21.04,表现为抗病及高抗。2020年10月10日病情指数为 0.22,表现为高抗。一致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病情指数、降雨量、温度、湿度的Kendall’s W系数为0.492,相关性的程度为中等一致性。
  • 金利容, 丛胜波, 黄薇, 王玲, 杨妮娜, 高建明, 万鹏
    2022,43(5):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叶菜害虫的方法,在大田晾地播种后直接覆盖29目防虫网,研究防治甘蓝和小白菜害虫的效果。结果表明,犁地后晾地7 d、播种后直接覆盖29目防虫网,能够显著降低甘蓝和小白菜主要害虫数量和危害株率,提高甘蓝和小白菜的产量,优化其品质。甘蓝和小白菜的危害株率可降低90.0%,产量最高可增加327.9%。该方法降低了人工和成本,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湖北省具有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杨海东, 邹桂逢, 陈翠蓉, 柳泽鑫, 郑道序
    2022,43(5):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杨梅(Myrica rubra Sieb. & Zucc)凋萎病是影响杨梅生产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治技术仍在探索中。对杨梅的叶片及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相关施肥试验,探索病害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与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性,但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减少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庄东英, 耿安红, 陈满霞, 殷敏, 崔必波
    2022,43(5):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盐城市亭湖区优质水稻品种推广的需求。2021年在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内开展了水稻新品种应用安全性测试,对参试的12个品种的适应性、穗粒结构、成穗率、丰产性、抗性等综合性状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经测试显示,迟熟中粳品种泗稻17产量最高,为11.3 t/hm2。淮稻5号、南粳9108、丰粳908、南粳5718产量依次分别列第2至5位,分别为11.1、11.0、11.0和10.9 t/hm2,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南粳9036产量最低,为7.9 t/hm2。淮稻5号、南粳5718、泗稻17、扬农香28、淮119、南粳9108、丰粳908,穗粒结构协调,成穗率高,丰产性强,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综合性状较优,适宜本地种植,其中丰粳908、淮稻5号、泗稻17早熟性好,抗倒性好,适宜本地推广机械直播。
  • 孙建军, 丁超明, 申培林, 郭新海, 郭玉玺, 王德新
    2022,43(5):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周麦16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N46%)为氮源,设置5个施氮水平,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GGE双标图对小麦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各农艺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施氮240 kg/hm2和施氮300 kg/hm2处理千粒重差异显著;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120 kg/hm2时达到最大。不育小穗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合GGE双标图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出施肥量在施氮180 kg/hm2和施氮240 kg/hm2处理下各个性状的表现最佳。
  • 李亚培, 曹景林, 蔡长春, 吴成林, 程君奇, 张俊杰
    2022,43(5):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的烤烟优良品种,选用湖北省自育烤烟新品种鄂烤030为试验材料,以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分析比较2013—2018 年6年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与云烟87相比,鄂烤030具有两糖略高,总植物碱、总氮含量略低,钾含量与云烟87相当的特征,主要化学成分的年间稳定性较好;鄂烤030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略高于云烟87,棕色化产物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叶绿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和云烟87接近。鄂烤030内在品质较好,与云烟87相比,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稍显欠佳。
  • 卢晶晶
    2022,43(5):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树干解析法、样方收获法对36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6年生红锥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28.7 m、36.4 cm、1.356 7 m3。树高、胸径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出现多次相交,且变动幅度较大,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分别在第15、16年出现明显的下降过程;材积呈增长趋势,未达到材积成熟年龄,可在7年内进行抚育间伐。材积最优模拟方程为考尔夫(Korf)方程,Y=329.728e-19.569T-0.354,其相关系数R2为0.999。
  • 宋世文, 宋晓仪, 唐淑军, 曾定玲, 文冠希, 梁幸
    2022,43(5):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混合样品和单样品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尿中4种 β-受体激动剂方法。应用分子印迹柱富集并净化猪尿液中 4 种 β-受体激动剂,比较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与常规固相萃取的净化效果。通过PSA粉和C18粉去杂质,4种β-受体激动剂在0.01~10.00 μ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0; 混合样品和单样品方法定量限分别是0.01和0.1 μg/L; 回收率为 61.2%~99.6%;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利用该方法测定阳性率≤0.1%时,混合样品检测效率是普通方法的9.1倍;阳性率≤1%时,检测效率是普通方法的5倍。
  • 张文娟, 朱小甫, 尹宝英, 熊忙利
    2022,43(5):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选择牛至油复合纳米乳液配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乳液的乳滴形态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研究了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了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对4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牛至油和丁香酚(质量比2∶1)为油性相,蒸馏水为水相,吐温-80与无水乙醇在混合表面活性剂中的质量比为3∶1,复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的质量比为4∶1时,制备的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为水油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球形,无黏附,平均粒径为33.4 nm,多分散系数为0.062。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在光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外观始终保持清澈透明,无分层、絮凝、脱色、破乳等现象。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75、0.375、0.187 和0.187 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50、0.750、0.375和0.375 g/mL,复方牛至油纳米乳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4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为开发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文娟, 廖勤丰, 何航, 张超
    2022,43(5):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重庆加州鲈鱼(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基地发生疾病的病原及防治措施,采用细菌鉴定、遗传进化分析、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疫病病原进行了鉴定、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直杆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6S rDNA和gyrB基因检测呈阳性,基于序列同源性分析,16S rDNA和gyrB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代表菌株序列同源性均为99%;动物回归试验攻毒组加州鲈鱼5 d内全部死亡,且发病症状与临床病例一致;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高度敏感。
  • 韩倩, 刘景龙
    2022,43(5):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寻求一种普及性高、稳定性好的土壤中汞的分析方法,采用冷原子化方式的原子荧光法对土壤消解液进行测定,建立王水消解-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该方法的校准曲线、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验证,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冷蒸汽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溶液浓度为0.0~1.0 μg/L水平上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为0.999 8,土壤样品的检出限为0.000 75 mg/kg,土壤标样测试的相对误差为-5.9%~1.7%,相对偏差为2.0%~4.7%。相对比原子荧光法,冷蒸汽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的王水消解液检出限更低,准确度和精密度更优,能够作为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汞含量的备选方法。
  • 李洁琼
    2022,43(5):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在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基因表达研究中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用qRT-PCR分析功能基因表达量研究小胸鳖甲应激响应,选择5个候选基因EF1αGAPDHACTB18S rRNATUB,使用RefFinder、BestKeeper、GeNorm和NormFinder和平均循环次数(ΔCt)5种方法评估各基因在小胸鳖甲组织、发育历期以及低温处理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小胸鳖甲不同发育历期中最佳内参基因组合是EF1αGAPDHACTB,不同组织中最稳定的是EF1α,低温处理时应选择EF1aACTB,基因组合EF1αTUB ACTB可在所有条件下使用。
  • 实践探讨

  • 张华峰, 庄定云, 张蕾琛, 柯小娟, 黄芸萍, 付力成, 王毓洪
    2022,43(5):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耐盐西瓜-冰菜高效栽培模式通过春季西瓜、秋冬季冰菜栽培,一年两季种植多批采收,利用盐碱土壤富含钾的特点,种植高品质西瓜,利用冰菜吸收土壤盐分的特性,降低盐碱地盐度。盐地西瓜和冰菜每公顷合计产值62.1万元,提高了盐碱地复种指数和产出,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显著,对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有示范引导作用。
  • 孙燕, 杜衎, 高德民, 曹海禄
    2022,43(5):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柴胡为常用中药材,现有野生资源量已不足以供应市场需求。仿野生种植柴胡是提高品质的一种技术手段。研究发现,荒山、荒坡等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是发展柴胡仿野生栽培的天然场所。以山东济南、河北承德柴胡仿野生栽培试验为基础,分析了柴胡仿野生栽培有关的基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问题。构建了一条柴胡优质高产规模化的生态发展的新路径,旨在为柴胡产业链的前端奠定高品质的基础。
  • 孟涵, 赵凯嵩, 徐杉
    2022,43(5):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在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深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研究、着力实施和推广生态环保的农业工程(技术)、提高农民教育程度和农业环保意识的对策。
  • 经验交流

  • 徐福林
    2022,43(5):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猪寄生虫感染会降低体重增加速度和饲料与肉的比例,从而延迟猪出栏时间,影响出售创收。分析了常见寄生虫病猪蛔虫病、弓形虫病、螨虫病、肺线虫病、旋毛虫病、姜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防控及管理措施。
  • 李浩达
    2022,43(5):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猪伪狂犬病的最大特点是可长时间持续散毒,连续带毒,且多种应激因素均有可能让其暴发。阐述了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 寻舸, 王丽茹, 刘嘉欣
    2022,43(5):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规模经营对于实现山区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市场竞争和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满足需求诱致、要素保障、组织学习和产业协同4个方面的机制才能有效实现服务规模经营。根据湖南西部山区实际调研,深入分析山区推进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现实困境,发现需求分散化和需求主体组织化能力不足、专业化服务要素的可得性和培育能力不足、专业化服务组织内生动能不足、产业协同滞后和外部有效分工不足等问题,提出山区推进共享协同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包括提高山区农业服务需求组织化能力、加强山区农业服务要素保障和培育、鼓励和支持山区各类新型农业服务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山区服务规模经营的产业协同等。
  • 冯一鸣, 段雨生, 霍一凡, 张贵洲, 杨湘涛
    2022,43(5):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间手工艺市场发展得到了政策的扶持,促进了传统手工文化的回归,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对陕南竹、草、藤编织品的造型、材料、形式、色彩和图案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创新设计的方法,以期设计出富有现代感和形式美感的竹、草、藤编手工艺品,使之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通过商品的形式转化成经济效益,推动地方乡村振兴的发展。
  • 生态治理

  • 程秀娟
    2022,43(5):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1990—2019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7%,但其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从40%降至31%,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农业温室气体的四大来源与三大排放物,依据IPCC排放因子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估算2001—2019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先增后减波动变化;农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主体;化肥和能源投入、种植业、畜牧业是主要排放来源,且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农田土壤本底排放量小幅上涨,农业减排降碳具有复杂性。围绕农业减排固碳的潜力,系统梳理2007—2022年间农业减排固碳的主要政策、核心措施与关键技术,明确农业领域持续推进减排固碳的动力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旨在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 陈如
    2022,43(5):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效的植物配置能够切实起到改善环境的功效,主要介绍了植物优化配置的内涵、基本原则,植物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方法,旨在推动景观的有效协调发展。
  • 高鹏, 白福臣
    2022,43(5): 9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和演变趋势,对于科学评价其生态治理效益与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向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相互促进作用愈加强烈并逐步实现协调耦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低水平的相互制约型转变为高水平的相互促进型。山东省将继续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 宋英石
    2022,43(5):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北京市9种常见绿化树种2013年和2014年滞尘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滞尘能力差异显著,阔叶树种中栾树的滞尘量最高,2013年、2014年分别为371、353 μg/cm2,针叶树中刺柏的滞尘量最高,2013年、2014年分别为321、263 μg/cm2;在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上,叶表颗粒物与树脂内的比例接近1∶1,大粒径颗粒物上,两者比例为4∶1。植物叶表滞尘量与叶片粗糙度显著相关,树脂中大粒径颗粒物与树脂量显著相关,其他植物特征与植物滞尘量关系不显著。
  • 谭蕾, 肖淑雅, 徐涛, 晓开提·依不拉音
    2022,43(5):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阿图什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利用阿图什市2015—2019年空气质量逐日数据,对该市空气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9年,阿图什市空气质量等级优良的天数呈增多趋势,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10;污染物SO2、CO、PM10和PM2.5年均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N02年均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O3-8 h浓度呈上升趋势;NO2、CO、PM10和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O3-8 h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SO2季节性不明显,2015年1月浓度最高,随后呈逐年下降趋势;除O3-8 h外,其他5项污染物的浓度值均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阿图什市空气质量总体向好,PM10和PM2.5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其次是O3-8 h,仍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 三农调研

  • 高鹏, 白福臣, 于健豪
    2022,43(5): 109-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保障和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处境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和难点,树立起研究脉络及发展趋势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功能,分析了中国知网2000—2021年对农村空巢老人领域的研究文献。结果表明,农村空巢老人领域的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2000—2006年),波动上升阶段(2007—2018年),平稳发展阶段(2019—2021年)3个时期;针对中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长期研究者较少,整体分布比较分散,高产出作者跨领域、跨机构合作较少;研究热点领域归纳为农村空巢老人健康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选择、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等4个方面;互助养老、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与乡村振兴战略是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未来趋势。从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究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研究,构建多元共治型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创新以互助养老为代表的养老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王彦钢, 吴欠, 范学忠
    2022,43(5): 116-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尺度研究中,不同指标对耕地分布的影响存在指标相融现象,但现有方法不能很好地描述该现象。通过构建新模型对2018年黄河流域的耕地分布进行模拟,采用限制性指数描述各指标对耕地分布的影响程度,有效解决了指标相融现象。结果表明,在黄河流域,累乘模型与多元一次回归分析法拟合耕地分布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14、0.16,累乘模型模拟耕地分布要优于多元一次回归分析法;从限制程度上看,耕地分布关于河流线密度、年均温、坡度的限制性指数分别为0.699、0.551、0.368;从限制广度上看,以河流线密度、年均温、坡度为主要限制因素的区域面积分别为467 559、304 047、37 291 km2
  • 阿卜杜苏普尔·如则,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2022,43(5): 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南疆喀什和和田地区217份调研数据,对南疆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合作社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理事长能力不足、农户对合作社信任度不高、社员素质低及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不到位等,结合合作社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 王哲
    2022,43(5): 126-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对其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能为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村产业融合研究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其发文量分布、被引频次进行了统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开展核心作者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探测分析并进行可视化。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动因及效应、水平以及乡村振兴4个方面;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可推断农村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振兴有望延续热点态势并继续成为该领域未来的核心议题。
  • 曾嘉懿
    2022,43(5):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农产品流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共性方面是人才结构问题,包括核心人才的匮乏和人才适用失衡2个方面;行业个性方面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基于行业分散化经营而形成了从业者整体素质偏低。研究通过构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企业监督、培训决策和人才流失决策选择下的双方效益,研究企业和人才之间博弈策略。根据分析结果从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和约束机制构建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周伟伟
    2022,43(5):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秦岭北麓乡村亲子乐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的方式,分析游客消费特征。结果发现,乡村亲子乐园市场潜力巨大;85后、90后、95后在乡村亲子乐园市场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亲子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当“决策者”角色;亲子旅游更侧重学习、互动,对旅游项目的可参与性要求较高,亲子乐园可采取的措施有提升空间设计、加大宣传力度、丰富活动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 崔俊鹏, 李婧鑫
    2022,43(5):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B市现存厕所问题为例,通过借鉴和改良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把B市存在问题厕所的原因归结为厕所革命政策本身、政策环境、政策执行人员以及农户4个方面,同时针对B市现存厕所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完善标准,细化准则;注重宣传,营造环境;加大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4条优化路径。
  • 乡村建设

  • 李晓明
    2022,43(5):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与管理现状,并根据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与管理需求,进行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对策与管理方案的初步设计, 探索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与管理,旨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维与管理效果。
  • 陈欢, 王贝
    2022,43(5): 148-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模式对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结合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演进,分析中国乡村治理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境,体现在主体行为策略化、组织机构政府化、治理结果内卷化。探究实现乡村良性发展的路径,共同利益是乡村个体之间的黏合剂,乡村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是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物质力量;村民、村委会、政府等则是参与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关键智力力量。
  • 程秀娟
    2022,43(5): 151-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任务。以小农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比较收益方面的差异,农业经营主体动态转变与中国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耦合之处。结果表明,小农户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绝对基础,具有更高的土地生产效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具有更高的成本收益和经营性收入;农户兼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的发展壮大,同中国农业劳动力专业化、商业化、产业化和农户组织化相伴而生。厘清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与功能异化,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为提高中国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更具针对性实施政策引导和优化。
  • 冯嘉荣
    2022,43(5): 155-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旅融合是茶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湘西黄金村的茶旅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茶旅融合程度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当地茶旅品牌知名度低以及黄金茶传统制作工艺缺乏传承人。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古茶树文化资源的农业遗产价值、强化州政府在茶旅文化产业中的扶持力度、建构地域茶旅产品的特色品牌和重视黄金茶传统制作工艺传承等方法得以解决。这些解决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湘西黄金村的茶旅融合需要构建本土生态知识体系,正确处理人与树的关系,避免因生态灾变而导致茶旅融合流失特色的文化符号以及农业遗产价值,进而为建构凸显当地茶旅融合特色的茶旅文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 杨丽, 余志强, 王海明
    2022,43(5): 160-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风文明建设直接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水平,有效的建设路径和体系能够系统、全面、有效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而助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功”,乡村文明建设好,乡村振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切实支持力和战斗力。基于对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L镇乡风文明建设现状的观察与分析,找出当前L镇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家庭单元和集体2个层面探索以制度保障为引领、以家庭为基础建设单元、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旧居保护等硬件提升、文化阵地和系列活动建设、量化考评机制作最后保障的乡风文明推进路径,形成了一套遵循“家庭单元为基,制度引领,硬软件兼进”为主要模式的适应乡村发展现状、具有普适性的乡风文明建设体系。
  • 王一丹, 杨欣宇
    2022,43(5): 164-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图书馆作为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陕西省安康市公共文化建设为例,结合具体案例,从制度建设、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项目建设角度思考总结安康市各级图书馆助力文化建设经验,以期为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借鉴。
  • 专业教育

  • 宋林
    2022,43(5):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培养宠物美容工匠的核心要义,切实解读课程思政融入宠物美容工匠培养的难点,要求学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身边实例、模范榜样,以“爱岗、敬业、专注、精益、创新”为主旋律,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不断优化宠物美容教学课程设计、不断完善宠物美容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培养工匠精神的知行合一等方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旨在实现宠物美容工匠培养。
  • 冯树林, 邢蕾, 张文娟, 熊忙利, 尹宝英
    2022,43(5): 17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与人才需求联系紧密,课程改革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基于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实际,阐述了宠物行为与心理课程开设院校实际情况以及该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了高职学生学情、宠物心理与行为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宠物行为与心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及改革建议,以期为优化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李立宏
    2022,43(5): 173-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介绍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三农”情怀的内涵、育人模式构建,并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三农”情怀培育的实践探索。
  • 学科进展

  • 周立宇, 李娜, 任博
    2022,43(5): 177-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标准农田不断建设,农田质量对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显著。普通地膜残留对土壤性质、生态环境、作物生长发育等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为加快实现土地平整、农电配套、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河南省农业产业情况,针对覆膜回收对农田土壤质地的影响,提出开展地膜有效管理办法,以期提高地膜回收的便利性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
  • 陈吉喜, 单丹丹, 顿春垚
    2022,43(5): 180-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是一种中速生长的木本油料树种,应用前景广阔,采用文献分析法,基于CNKI文献检索系统对前人关于山桐子繁殖技术的研究进行检索分析,研究主要聚焦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的种源选择、种子前处理等有性繁殖关键技术和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关键技术,种子育苗技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已可初步为生产提供指导,未来在山桐子良种选育、繁殖技术上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期利用更成熟的技术推进山桐子工厂化育苗。
  • 黄思思, 温晓洁, 王国平, 余侃, 宋邦辉, 郑威, 张友华
    2022,43(5): 184-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无机硒、有机硒和单质硒3种存在形式。在饲粮中外源补充硒是畜禽养殖行业的常见做法,不同硒源对家禽产蛋性能、抗氧化能力、生长性能、肉质和蛋硒含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纳米硒可以改善动物生长性能,降低微生物负荷,保护动物健康,对活性氧还具有独特的抗氧化作用。
  • 宋家宁, 刘阳, 郧宛琪, 杨洪涛
    2022,43(5): 18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从增量利用模式逐渐向存量挖潜模式转变,各地在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立足于用地节约集约原则的技术和模式,这些节地技术与模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和支撑作用。而构建节地技术与模式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是其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比较典型的节地技术与模式,并对其适宜性评价体系从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当前,节地技术与模式适宜性评价工作还存在节约集约内涵理解较浅、空间分异研究缺乏、生态功能指标关注较少、评价体系应用性不够等问题,未来还可从不同区域典型成熟的节地技术筛选、定量化分析应用场景、实例模拟验证等方面开展研究,从而为节地技术与模式的推广提供必要基础分析与理论指导。
  • 武凤霞, 张淑彬, 刘建斌
    2022,43(5): 193-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中,土壤微塑料污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来源及其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土壤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薄膜残留物分解、有机肥施用、农业灌溉、大气沉降等,进入土壤环境的微塑料会在外因作用下继续迁移。重点介绍了微塑料污染对土壤系统的生态效应,包括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酶活、抗性基因等的影响,对土壤微塑料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参考和思路。
  • 简讯

  • 2022,43(5):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